留子:归来仍是0国语言拥有者
咱就是说现在中文大退步,英语支支吾吾,法语更是比不上幼儿园小孩,整个0国语言拥有者。 正常人:你吃了没?给你做点饭。我:请问您是否已经曾拥有食物?我会制作一些食物给你,我的朋友。
英语没进步,在这认识了东北人,东北话嘎嘎好现在。
一样"让我给你分享我的屏幕""不能更赞同"
---Let me share my screen with you.
Couldn't agree more.
PART 02
当然办法总比困难多,既然注定学不好英语,那就中英文一起来!!!
前段时间,有位外国女生在小红书上发帖——由于她跟她的男朋友分手之后感到十分难过,因此想到中国网友这里寻求安慰。咱热心的吃瓜群众们面对这种事情一向是"劝分不劝和(bushi)"的,结果不但暖心鼓励了这位女生,而且还用中国的古话回复到:"You pretty, he ugly, you swan, he frog!(你是天鹅,他是青蛙,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随着中式英语在推上被热转,这种蕴含深意又委婉的表达方式变成中式英语的新代名词,"小莎士比亚"也变成了外国人对咱的爱称。(鸥酱:是的,我是莎士比亚本莎)
我们这些漂洋过海的"莎士比亚"们在耳濡目染的英文环境中,发现以前学的英语用在生活中实际上过于normal(尴尬,甚至会被别人看作"strong"之后,语言系统彻底崩溃了......
留子们自嘲自己是"0国语言拥有者"的同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这样呢?
语言环境真的很重要吗?
大家都知道想要学习一门语言甚至是方言,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学好的前提。但是有些人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人才是语言环境的承载者,需要输入的同时也需要输出。
简而言之,就是传授语言的人没有起到作用,语言只学不说是不行的。
有些留子们在课后par组时会遇到非常nice又热情的外国同学,也渴望融入他们的圈子,但是聊天时他们语速飞快,还掺杂着很多流行文化,留子们就算听得再认真,都总有那么几个地方听不太明白,更不懂得要如何加入聊天。 出门害怕与外国人沟通怕他们听不懂很尴尬,所以尽量避免交流。 这时候部分同学就会选择退却,转头试图寻找"同病相怜"的中国留子一起玩,就可以顺畅地切换到中文频道,进行无障碍聊天。
不同的社群有不同的语言规范,彼此之间就好像存在着某种"边界",跨过边界,人们就会不自觉的受到社群语言规范的影响,不由自主的产生心理上的预期和认同。
这样确实缓解了留子的焦虑心情,可是没有足够的语言输出机会和良好的语言环境,语言的退化成为了必然。
课前辛辛苦苦读完了教授布置的几十页reading,却发现同学们一个比一个会扯,抓住阅读材料第一页的第一句话就能说一大堆。自己聚精会神地听着,除去没听清的地方,剩下的内容怎么想都觉得有些不太对劲,好像和自己读出来的完全不是一个意思。 等到教授cue到自己,心里只有一个大大的问号,原本准备好的说辞说不出来,支支吾吾地说了句"我同意前面所有同学的看法",就无话可说了。
They are non-binary. Their pronouns are they/them. You can't use she/her."(汗...
有人问你"Would you mind if i sit here?";回答"yes"的话,用中文逻辑来看,是你介意,还是你同意ta坐下的意思呢? 其实英文的逻辑就是,你同意ta的请求就是yes,拒绝就是no。
罗马天主教规定每周五不可以吃肉,但是鱼虾除外,久而久之,教徒们就养成了周五吃鱼的习惯,但在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期间,一部分教徒坚决反对这样的教义,为了表示对英国政府的忠诚,就反着来,不再遵循罗马天主教周五吃鱼的规定于是就有"eat no fish"来比喻忠于政府的人。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