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专访|留学规划第一步,先治难搞05后?
Stoooges 规划导师专访
VOL.10 吴倩April
找到自己真正喜欢且擅长的方向往往需要经历长期探索、不断试错、及时复盘和自我调整的漫长过程,有的人能早早确定目标和理想,并为之努力,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模糊"和"迷茫"才是常态。
本期采访的主人公——吴倩April老师就属于"幸运的少数人",在教育领域深耕十余年,问及对教育最初的兴趣来源,她回忆说: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童年时在院子里支起一块小黑板就能扮演"老师"的角色,长大后从英语辅导员到双语教师再到教材编辑员,她对教育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和热情。
严谨务实的个性让她善于从最细微处回应学生的需求,并给出落地的解决方案,但这也不妨碍她乐于和学生进行奇思妙想的头脑风暴,从抽象的、跳脱的灵感中挖掘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之处。
今年是April老师加入三士渡的第七年,她的录取战绩也非常亮眼,其中包括普林斯顿、斯坦福、耶鲁、哥伦比亚、布朗、康奈尔、芝加哥、牛津、剑桥、帝国理工、多伦多大学等世界顶尖院校。
未来,她也将继续孜孜不倦地前进在教育这条路上,和学生共同探索留学与成长的无限可能。
吴倩April
三士渡规划导师
硕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
7年+行业经验
辅导学生录取普林斯顿、耶鲁、斯坦福、哥大、布朗、芝加哥
Wellesley、Swarthmore等美本知名院校
01
April导师采访视频【1】
如果要用一个词形容自己,会是什么?
那应该是「认真」吧,身边的家人朋友都会觉得我是一个做任何事情都很认真的人,即使是一件很普通、很小的事情,我都会非常认真地对待。
在面对学生的时候,无论是多么细小的问题、多么细小的需求,我都会尽我最大的能力去帮他们解决,去安抚、引导学生。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留学经历,
对你的塑造是什么?
主要是大大提高了我的抗压能力,也让我学会了独立,尤其是精神上的独立。
独自一人去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国家,任何事情都需要自己独立规划和承担,不管是学业还是生活上的各种琐碎,比如租房、搬家等等都是自己一个人面对。
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也会有很大的压力,但人一旦到了只能靠自己的环境下就会变得越来越坚强,慢慢就会发现没有什么事情是我解决不了的,遇到麻烦、受了委屈也没什么大不了,逐渐学会了在陌生的环境下靠自己平衡好学习与生活。
作为留学的过来人,
你最想分享的留学经验是什么?
一定要学会多跟别人沟通,跟老师、跟同学、跟任何人,这样才不会让自己处于一个封闭的状态,通过多跟TA人交流来排解你的压力,倾诉你的困难,丰富你的生活,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千万不要自己一个人闷在房间里"死"读书、没有社交、不跟外界交流,这样不利于融入新的环境,跟TA人沟通交流也是一种学习。
April导师留学期间合照
02
April导师采访视频【2】
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教育感兴趣的?
我从小学开始就对当老师很感兴趣,除了早期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之外,我个人也很喜欢并且享受向别人传输知识,去引导别人。
我记得小时候我会当院子里的小老师,站在小黑板前面,一群弟弟妹妹搬个小板凳坐在下面听我上课。后来从大学一直到研究生期间,我都保持着tutor这项工作,有一对一和一对多的英文课,也有给外国学生上过中文课,除此以外,我还做过教材编辑的工作。
我非常享受这些和教育相关的工作内容,这让我非常有成就感,这份成就感来源于:
一、学生对你的信任。被别人信任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当你看到学生毫无保留地与你分享TA的理解、困惑和想法,渴望你去给TA答疑解惑,帮TA捋清思绪和规划学习蓝图,这种期盼的眼神太让人着迷。
二、自我的一种满足感。因为教育本身是一个相互的过程,你在给别人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也是自我的一种学习与反思,就像照镜子,你教育的对象从某种程度上也能反射出你的能力和你的不足。所以投身教育行业不仅能像一盏明灯给别人指路,同时也让自己处于一种终身学习的状态中,这感觉非常棒。
你遇到最多的对留学或留学规划的刻板印象是什么?
很多外行人对留学最大的刻板印象就是,「只要有钱就能出国留学」,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片面的,出国留学的前期基础确实需要有足够的资金,但不是所有的大学都是有钱就能上的,毕竟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有钱到捐一栋楼的程度。
大多数留学申请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去准备和筹划,需要保持好校内GPA、去考标化、去打比赛、去做各种课外活动、去研究学校、去研究专业……需要做很多很多的准备,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03
April导师采访视频【3】
如果有学生不太爱沟通,
你会用什么方式去了解他们?
我一般会想办法找到他们的兴趣是哪些,再从兴趣入手去跟学生聊天,一般聊到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学生还是很愿意分享的,之后再从兴趣慢慢引导到正事,比如我有一个学生是美高的,特别喜欢打网球,逃课也要去打网球,导致校内GPA一落千丈,但是也达不到网球专业水平,也走不了体育特长生那条路。
我接手这个学生以后,先去了解了TA喜欢的网球偶像,做了一些功课,第一次和TA语音的时候,我什么也没和TA聊,就聊了TA喜欢的网球明星,果然一聊这个方面,学生开始滔滔不绝,后来就跟我建立起了愿意交流沟通的信任。
在这之后我给TA介绍了体育管理的专业方向,TA觉得也挺有意思的,给TA推荐了一些体育相关的活动,TA也乐意去做,今年的校内成绩和之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我很期待TA今年的申请结果。
学生带给你最深远的影响是什么?
保持初心,这个年纪的学生很多都有自己的初心,并且为了初心不懈努力,永不服输的那个劲儿让我很有感触,比如为了男女平等,为了帮女性争取更多的权利,为了环境保护,为了世界和平等等。
他们都在持之以恒地用自己的力量去为这个社会变得更好而努力,从他们身上能看到学生时代的自己,也提醒了我要保持初心,要有自己的信仰和坚持。
你觉得"低分高录"值得被参考吗?
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值得被参考的,首先"低分高录"的例子对于那些不擅长考标化,但是其它方面做得很好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正面的鼓励,让他们明白,即使标化分数不是很理想,只要咱们其它方面有努力做好,还是有希望录取到梦校的。
其次我们可以从那些"低分高录"的案例中找到一些规律,比如哪些学校不是很看重标化分数?"低分高录"的学生究竟是哪些方面让招生官们可以不在乎标化分数而坚持要录取这些学生?这些出彩的方面就是我们可以学习的地方。
24fall早申请中唯一拿到威廉姆斯学院录取的中国大陆学生是咱们三士渡的学员,她的标化并不是很高,但却录取了排名第一的文理学院,当然这个学生其它方面真的很优秀,她有夏校和奖项的背书,主线和辅线串联起来的申请形象也很立体,面试表现得也很不错,这就是我们可以学习的地方。
04
April导师采访视频【4】
听说你很喜欢看推理故事?
我比较喜欢看悬疑侦探类的电影小说,比如阿加莎的系列小说,我都挺喜欢看的。其实我觉得逻辑推理和留学规划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共通性。
首先是目标设定。在逻辑推理中,需要明确目标并确定达到该目标的步骤;同样,在留学规划中,我们需要设定留学目标,并通过制定详细的计划来实现这些目标。
第二是逻辑思维。逻辑推理侧重于清晰、连贯和有逻辑性的思考,从前提出发,通过推理和演绎得出结论;留学规划也需要进行逻辑思考,分析自己的兴趣、能力、目标,并制定符合这些因素的留学计划。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图源网络】
第三是细致计划。逻辑推理过程中需要有详细的计划和步骤;同样,在留学规划中,需要有具体的计划,包括学术准备、考试准备、申请程序等等。
第四是数据分析。在逻辑推理中,经常需要分析和解读数据,以支持推理和结论;留学规划中,也需要分析和解读各种信息,比如留学要求、学校排名、专业课程等数据,以做出决策。
所以总结来说,尽管逻辑推理和留学规划是不同的领域,但它们都需要我们进行系统性、理性和有目标性的思考,并制定适当的步骤和计划来达到目标。
了解到你也很热爱传统文化,
你怎么看待海外的一些中国文化交流活动?
我觉得海外的中国文化交流活动,对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增进互相了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活动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海外的人们有机会接触、了解和体验中国的传统文化,例如中国传统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等。
通过这些活动,中国文化得以在海外传播,促进了文化的多元性和跨文化的理解。对于留学生来说,他们在海外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参与这些中国文化交流活动,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自己的文化背景,这对留学生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心有着积极的影响。
同时,留学生也是文化的传播者,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经历和知识,向TA人展示和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促进中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传统文化在留学申请中可以起到怎样的作用?
传统文化在留学申请中可以展示申请者的个人独特性,拥有扎实的传统文化背景和对其的理解,可以让TA在海外的申请者中脱颖而出,展示自己的独特之处。
我曾经有个海外高中的学生,她当时做的比较出彩的活动之一就是跟中国的茶文化相关,她通过阅读书籍文献和档案,还有参观博物馆等方式对苏州的茶道(她本人是苏州人)进行了一番研究和采访。
茶文化明信片·设计图
同时也制作了与茶文化有关的明信片、拍了茶文化宣传视频,还发布在了个人博客上,学术方面写了一份关于茶文化的研究报告。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文化输出的活动,并且她申请的也是人类学方向,早申请录取了斯坦福,我相信这么一个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活动对于她的申请一定是有加分的。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