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跨境电商,很多人一开始都是"一个店铺,一个收款账户,一份报表",忙着出单、发货、结汇。但当你业务做大,平台开始发1099-K,利润卡在账户出不来、成本又不好做账,这些"看不见的风险"就慢慢冒出来了。
这时候,"美国公司 + 香港公司"的组合,就成了很多卖家用来优化税务、合规收款、提升资金灵活度的经典结构。
今天就带你系统梳理一下:这个结构怎么搭?到底怎么省税?有没有风险?值不值得你现在就开始用?
为什么要用"美国公司 + 香港公司"?
这个组合最大的优势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省、顺、灵。
这个结构怎么搭?
最典型的一种结构是:
你个人/内地公司
↓
香港公司(母公司、回款/结汇中转)
↓
美国公司(平台主体、对外收款开票)
↓
平台:Amazon / TikTok / Shopify / Walmart 等
平台账号用美国公司注册并绑定美国收款账户。货物从香港公司采购,或由香港公司提供广告、客服等服务。
美国公司把收入的一部分支付给香港公司,作为采购成本或服务费。这样一来,美国公司账上利润就"合理地"控制在低水平,从而大大降低美国企业所得税负担。
怎么实现"合理省税"?
美国公司需要申报联邦企业所得税,基础税率是21%;各州还要额外加州税,比如加州是8.84%,有的州合并下来甚至接近30%。
但你如果操作得当,美国公司账面是可以"看起来不怎么赚钱"的。来看个例子:
假设 Amazon 每月打款 10 万美元到美国公司账户,操作如下:
• 向香港公司采购货物:6 万美元
• 向香港公司支付广告服务费:2 万美元
• 留下 2 万美元支付美国本地运营费用(如工资、报税、注册等)
这样美国公司利润只有 2 万美元,应纳税额就非常低。而香港公司收到了 8 万美元,因无境外来源征税义务,这部分利润几乎可以零税率保留。
怎么做才算"合规"?
这个结构并不是"走漏洞",而是一种合法的国际架构。关键在于你要有真实交易、真实链路、真实成本,并且能拿得出手。
你至少要准备好以下材料:
• 美国公司与香港公司之间的采购合同或服务合同
• 香港公司出具的正式发票(Invoice)
• 成本构成与服务说明文件,确保香港公司不是"空壳"
• 美国公司正规报税申报(哪怕利润很低,也不能零申报)
如果平台或银行抽查,或者日后做审计,这些材料可以直接证明你是合规运营,而不是转移利润避税。
平台怎么配合这个结构?
收款账户建议:平台进账绑定美国银行账户,后续利润再汇到香港公司账户。
这个结构还适合哪些人?
• 已经在 Amazon 或 TikTok 开店,但税务未合规的卖家
• 有大额利润但不想全部落在美国本地报税的人
• 想用香港公司走品牌出海、全球控股或融资的人
• 做独立站、投放广告,需要自由支付 Facebook/Google 费用的人
• 有计划布局美国本地仓、清关和品牌备案的卖家
常见误区与风险提醒
总结一下
"美国公司 + 香港公司"这套架构,不是所谓的避税漏洞,而是一种成熟的跨境企业运营模型。
它解决了你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几个核心问题:
• 美国平台合规开店
• 跨境收款与资金回流
• 全球税务优化与结构布局
• 品牌资产保护与后续融资/移民规划
如果你已经在跨境赛道上跑起来了,那就值得认真考虑把架构搭建好,为未来留下更多操作空间。
如你还没有注册美国公司或香港公司,欢迎来找我们帮你注册,我们可以协助您完成公司注册、年审、报税等业务。
➕关注公众号, 才能及时获取所有实用干货哦 ‼️